分页: 12/30 第一页 上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Apr 24
遇到重大事情才会郑重其事的人,那么在遇到小事的时候,必然会松弛懈怠,犯错不断;在大庭广众之下才检点约束自己的人,在独处时就会纵欲行乐,不掩本性。真正的君子则必须要坚守底线,小事当大事,私宅也当公共场合,始终表里如一。

这些建议旨在帮助君子在修身和处世中保持一致,从而实现真正的德行和智慧。通过坚持始终如一的信念,君子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同样的谨慎和自律,体现出真正的道德品行。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Apr 23
自认为都看透世情的人,却常常因为小聪明而自陷愚昧,所以要寡欲来减少利令智昏的事;做事决断,雷厉风行的人,又常常是欲速则不达,所以,要举轻若重,谨慎行事,防止犯错。做好人,接济帮助别人,就应着眼于实际行动,而不应追求名声,那样只是个伪君子;想有所作为,为国为民,应当是真心实意,而不应空喊口号,否则就是个口头的爱国人。

这段话探讨了君子的处世与修身之道,通过对比和反思,揭示了明察、迅速、名声和言辞等方面的潜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之道。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Apr 22
心中对于是非过于执着,则做事就束手束脚,就会与外界格格不入;脑中对于高低贵贱过于分明,则难以与他人亲近,团结一致向前看。高情怀的人,内精明而外纯厚,对美丑都接纳,对高低都平等,这才是真正应有的胸怀气量。

这段话表达了一种处世之道,强调内心应该保持明理清净,外表则应该显得坦诚豁达。只有内外兼备,才能既不因为自己的心思过于明察而与外界格格不入,也不因为聪明才智而使自己与人疏远。正如文中所言,士君子应当内心精明,但外在态度却应该表现出淳厚敦厚,这样才能使美丑得以平衡,智愚得以相互补益,才算是具备高尚品德的表现。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Apr 21
苍蝇叮附在马身上随之飞奔,虽然跑得很快捷,但却难以推辞借力于人的羞耻;茑萝攀附松树而上升,虽然可以爬得很高,但终归还难以避免它是攀附它物向上的事实。所以,有高尚品德,又有见识的正人君子,宁可在风霜雨雪中自立自强,也绝不低三下四,学供人赏玩的鱼鸟,来依附亲近他人。

这段话通过两个形象的比喻,告诫人们不要依赖他人来取得成功。依赖他人虽然可能会让你暂时达到目的,但这种成功是有附庸和羞耻的。真正的君子应该选择自强不息,即使面对艰难困苦,也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奋斗和成长,以保持自己的尊严和独立。这不仅是在道德上的要求,也是为了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和真正的自我实现。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Apr 20
当遇到是非对错混杂在一起时,不可丧失底线地去迁就他人,一点退让这邪恶就占了上风;遇利害得失纠葛在一起时,个人和他人利益都不要分得太清楚,分得过清楚就容易私心自用。

总之,这段话强调了在不同情境下应采取不同的态度和策略,以维持正义和利益的平衡。面对是非正邪,要坚定不移;面对利益得失,要灵活应对。这不仅有助于个人的道德修养,也有助于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更好地处理各种关系和事务。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Apr 19
心灵需常清澈透彻,如置身于明镜止水之前,时时反省自身的行为,那么就不会遇上丢脸之事;心意要平和和谐,正如时刻欣赏美好的阳光微风,那么天下再多厌物也不扰乱我心境。

总之,这段话强调了内心的清净和情绪的平和对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产生的积极影响。只有内心清净、情绪平和,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与周围的世界和他人和谐相处。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Apr 18
觉得自己能力强,背景深,就玩世不恭,这样背地里必有人侍机而动,将打落你到万丈深渊。装老实厚道来欺骗他人,一直演戏就要会穿帮,到时原形毕露,落得自个儿郎狈不堪。

总之,这段话强调了高才与玩世的平衡,以及外表与真实性的问题。在社会中,我们应该保持真实和警惕,从而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和发展自己。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Apr 17
做人处理不要轻易把喜怒放在脸上,这样的表情外露,则内心所思为人所见,自然被人看轻。对于事物,同样不要轻易表达喜爱或憎恨态度,这样的表态,容易被外人外物所趁,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总之,这段话强调的是情绪的节制与态度的平衡,这两者对于一个人在社会中的立足和发展至关重要。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Apr 16
个人操守要有真正的底线,没有底线,做事情就会乱七八糟,这样如何能成得了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而具体办事就要会圆通机变,没有这个手段,做事就会难以得心应手,这样怎么能使自己成为人生赢家、走上康庄大道呢!

这两种品质,一个是内在的坚定,一个是外在的灵活,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在生活和工作中游刃有余,成就卓越。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Apr 15
清晨起床时即反省,此时正是好时候,六根清净,七情不动,更能找到自己的内在本性;一日三餐中,也可以体验人世间百味,味浓不喜,清淡不厌,这就是前进的真实功夫。

总体来说,这段话教导我们要通过内省和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来修炼自己的心性,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Apr 14
一念之差,行差踏错,一生过往荣华富贵,高官厚禄全成过眼烟云;终生谨慎,自省不已,也难免会偶尔犯一点点小过错。

总体来说,这句话通过强调一念之差可能带来的重大损失,以及终身的自我反省难以掩盖一个过失,提醒人们警惕自己的内心,珍惜每一个决定,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Apr 13
想要在突然遭遇变故时毫不仓促慌忙,平时就应当深思熟虑,未雨绸缪,随时做好应变的准备;要想做到死无可恋,就在活时凡事要看得开,看得轻,放得下,妻子,儿女,钱财皆身外物。

这段话强调了在面对突发变化和死亡这两种极端情况时,平时的心态培养和态度调整的重要性。要在变故来临时不慌张,需要平时就养成镇定自若的习惯;要在面对死亡时无所畏惧,需要平时就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保持一种轻松、淡然的态度。这种观点倡导了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通过平时的自我修炼,达到在关键时刻能够从容应对的境界。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Apr 12
众人欲望的相同之处,反映的就是人之本性,舍弃这欲望,人的共同本性就不能明白表现;众人理想就是道理,把这个丢弃,不讲理想,那么道理也就没有什么意义。所以君子,不会期望灭绝人的本性,只能追求道理上公允无私、不偏不倚;也不期望灭绝人的欲望,只能希望人节制欲望、敛性收心而已。

这段话强调了情感和欲望在人的性情和理性中的重要性。情感是性情的体现,而欲望如果合理,就是理性的表现。君子在处理情感和欲望时不能走极端,即不能完全消灭情感或欲望,而是要使情感平和、欲望少而合理。这种态度反映了一种中庸之道,追求一种平衡和适度,以达到内心的和谐和理性的明确。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Apr 11
别人讲解的道理,虽然领悟了,但还是会有所迷惑,总是比不上自己领悟那般透彻;因外界而变化的心境,有得也有失,总是比不上从自己内心感悟到的来得安闲快乐。

总体来说,这段话强调了自主思考和内在自足的重要性。真正的领悟和满足应当来自于自身的体验和思考,而不是依赖于外界的影响和刺激。这种自悟和自得能带来更加清晰的理解和持久的满足。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Apr 10
知道是人都有偏私,不是绝对公正,就是通达世情。能够看淡家庭内明枪暗剑,大度化解,保持克制,最终才能实现道德上的成长和提升。

这段话突出了个人修养和家庭和谐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地位。克服个人性情上的偏私和在家庭中消除嫌隙,不仅是个人修行的大课题,也是对道德伦理的一种深刻理解和实践。它提醒我们,修身齐家不仅是个人的责任,更是一门深奥的学问,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和践行。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分页: 12/30 第一页 上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