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随便玩玩的博客。除网络小说,其它都为本人原创,网页设计、虚拟主机空间、小程序开发,网站搬家和维护、私域客服系统,私人管家等,价格美丽,有兴趣的话请联系我:点击在线沟通
分页: 15/29 第一页 上页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Feb 24
收敛和保持自己的初心、本性或良知在内心深处,这是成为圣贤所必须具备的首要学问。尽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做超出自己能力或职责范围的事情,这是成为圣贤所必须具备的首要工夫。

这两句话共同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即首先要修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然后才能处理好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关系,最终实现天下太平的理想。同时,这两句话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保持本心的纯净和真实,尽自己的本分和责任,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和修养。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Feb 23
当对世间万物的理解达到澄澈明净的境界时,人的内心也会因此变得更加精细和谨慎。当人的内心凝聚、专注时,对世间万物的理解也会因此变得更加通达和流畅。

综上所述,这两句话表达了一种心与理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哲学思想。当人的内心能够清晰地洞察世间万物的本质和规律时,他的内心就会变得更为精细和谨慎;而当他的内心凝聚、专注时,他对世间万物的理解也会变得更加通达和流畅。这种思想强调了内心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修养内心、提升心灵境界,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把握人生。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Feb 22
将宇宙万物的事情都视为自己的事处理,那么自己份内的事也就是宇宙万物的事。

综上所述,这两句话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宇宙观,即个人与宇宙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它们鼓励我们以一种更加广阔和深远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存在和行为,认识到我们每个人的选择和行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力。同时,这也提醒我们要有更高的道德标准和责任感,以更好地与宇宙进行交流和互动,为宇宙的和谐与平衡做出自己的贡献。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Feb 21
身虽处天地万物之后,心却要想在天地万物之前做事;身虽处天地万物之中,但用心却要在天地万物之上。

综上所述,这两句话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学思想,即人的心灵和思想具有超越物质世界的力量,能够站在更高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世界。它们鼓励人们保持一种开放、包容、超越的心态,不断追求知识、探索未知,以更好地实现自我超越和人生价值的提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Feb 20
观察天地万物的自然景象,才能学习到圣贤克己养性的工夫。行动上就是身体力行,奋斗不止,而最终的目的就是对人诚对已诚。

综上所述,这句话传达了观察自然、学习圣贤、自强不息和至诚无息的重要性。它鼓励我们在生活中不断追求进步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达到更高的境界。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Feb 19
对圣贤的道理教导别人很容易,自己去实践却是不容易的事。对圣贤的道理讲讲是很容易,但在行动中坚持到底却很难。圣贤的道理与实践相结合,从头开始做都是容易的,但到了最终往往就难以坚持了。圣贤的学问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不仅包括理论知识,还包括品德修养和实践能力。要真正践行圣贤之道,实现王道政治,就必须以天德为本,即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后世学问中的一种倾向,即只关注治理他人,而忽视自我修养和品德的提升。这种学问是片面的,无法真正实现圣贤之道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总之,这段话提醒我们,学习圣贤之道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自我修养的提升。只有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修己安人,才能真正践行圣贤之道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Feb 18
满口仁义道理,但内心却充满各种邪念,只会责怪他人而从不责骂自己,这种人称为“挂榜圣贤”。只怕恶行为人所见,能敬畏鬼神,知人情又识天理,这才是实际可行的学问。

通过对比这两种人生态度和学问境界,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学问和修养并不仅仅在于表面的言辞和名号,更在于内心的修养和实际行动。一个真正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和深刻的见解,更要有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行为。而那些只会口头上标榜自己为圣贤,却缺乏内心修养和实际行动的人,最终只会落得个虚伪和自私的名声。

因此,我们应该追求真正的学问和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和修养水平,以实际行动践行圣贤之道,成为一个真正有根的人。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Feb 17
没有底线的气节,就好像醉汉醉酒打人,酒醉时看来很勇敢,酒醒后勇气却全消,没有一点气力。没有用学问来做基础的见识,就好像厨师虽然站在炉灶前面,面前光亮,但背后左右却是黑暗一片。

因此,这段话告诫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气节和学问。只有拥有坚定的气节和深厚的学问,我们才能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冷静和坚定,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和见识,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Feb 16
用心体会,才能理解道理精确得当,所以应当沉着稳重,不然就成了只是嘴上说说,过后就忘了。处理事物要以典故为依据,因此必须学识广博,否则就成了随意推测,胡编乱造。

总的来说,这段话告诉我们,无论是理解事物还是处理事务,都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去研究、去积累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才能有效地应对各种挑战。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Feb 15
即使只有一毫粗疏的地方,就不能准确地认识事理,所以说一定要精确。不然,众说纷纭必会让人产生疑惑;那怕仅存在一丁点杂念,便不能坚守天理,故而必须专心,否则在利害面前必定会经不起考验。

这段话的核心思想在于,无论是在理解事物还是处理事务时,都需要保持高度的专注、精确和坚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同时,也需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受外界干扰和诱惑,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Feb 14
接人待物要平和而有节操,处理事情要明白而果断,识理要正直诚实而又懂通权达变。

总之,这段话强调了在人际交往、处理事务和认识事物时应持有的平衡、全面和开放的态度。通过保持和中有介的交往方式、精中有果的处事方式和正中有通的认理方式,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Feb 13
生于古人之后而议论古人的缺点失误,这种马后炮的事非常容易,而若处于古人的位置做古人所做的事,身处局中,难免迷失,自然就很难。

因此,这句话提醒我们在评价历史时应该保持谨慎和客观的态度。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了解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理解古人所面临的挑战和限制,避免过于主观和片面的评价。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即使我们做出了评价,也仅仅是我们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而不是历史的真相。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Feb 12
古时候的学者,听到一句善言,就会先放在自己身上去实践;而现在的学者,听到一句善言,就必定用来夸夸其谈,让别人来实践。

总的来说,这句话揭示了古今学者对待知识和智慧的不同态度。古代学者更注重内在的吸收与实践,而现代学者可能更倾向于外在的展示和取悦。这既是对古代学者严谨治学态度的赞美,也是对现代学者可能存在的浮躁和虚荣的批评。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Feb 11
古代的学者,为自己才学不高而担忧,就发奋学习,迎头赶上;现在的文士,如果自己才学不高,就引以为耻,隐满短处,避忌批评。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反映了古代君子和现代君子在自我认知和学习态度上的差异。古代君子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并通过学习来改进;而现代君子可能更倾向于掩盖自己的弱点,避免直面问题。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Feb 10
眼界要想开阔,就要游鉴全国各地名山大川;度量如想宏大,须得熟读那些公认的经史典籍。

综合来看,这句格言强调了眼界和度量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一个人只有拥有开阔的眼界和宏大的度量,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处理人际关系、面对困难和挑战,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分页: 15/29 第一页 上页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