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随便玩玩的博客。除网络小说,其它都为本人原创,网页设计、虚拟主机空间、小程序开发,网站搬家和维护、私域客服系统,私人管家等,价格美丽,有兴趣的话请联系我:点击在线沟通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Apr 9
某儒生爬到泰山的深处,却突然听到石壁中好象有人声说话。“外面怎么有经书的香味呢,是不是有传书人来了?”

话音刚落,轰然作响,石壁打开,隐约有仙宫玉殿。有一个老人家穿着古朴走出相迎,儒生有点害怕又有点奇怪,问老人家这是什么地方。

老人家说:这里是经香阁。儒生不太懂经香阁,就问这是什么意思。老人家答道:这个嘛,说来就话长,还是先坐下再来说吧。

两人坐下,老人家又继续说道:从昔年孔子删定《春秋》等经之后,就一直流传下来的儒教。各种微言大义,代代相传。

汉代的儒生离上古还不算久远,所以相关的知识,都能体会到先圣之言,又加之当时之人,不善伪诈,也无党争,只是遵从师道,保持道传。

到了唐代,这个好传统还是一直保持,而到北宋,儒教流派又多了起来,十三经也各有传承,各种大儒层出不穷。

各派大儒怕各种新学说不能传承,就是就合力建了这个经香阁来保存书本。

放在中间的是最初始的经书版本,用五色玉石来做盒子,这是为了表示孔圣教诲的尊贵。然后其下则是历朝各代官刻经书,用白玉做盒子,来表达对各朝帝王对儒教的贡献。经书都是面南而列。

左右两边则是放置各家私刻的版本,每一本经书都优中选优,按时代排序,用苍玉做盒子。这是为了奖励那些为发扬光大儒家学说的大儒。经书都是东西面向,用珊瑚做书签,黄金做钥匙。东西两阁全用沉檀木做茶几,用锦布做窗帘。各代大儒之神魂,每年都会聚在这里,排列着坐在一起,讨论经义文章。

后面三间房则储存唐代以前大儒的经义文章,按人编组,全收在一个库中。除了这些以外,不管是著作等身,还是名声盖世,都不会再收藏他们的文章了。

因为述说着圣人的大义,经香阁里的经书,在每天的中午和半夜,都会散发出强烈的书香味,所以名之为经香味。为什么会这样,大概是因为一元斡运,二气絪缊,陰起午中,陽生子半,圣人之言,与天地都能沟通。而诸大儒发挥圣道之言,精微深奥,也能够与天地相感。

必须是那些熟读经书的人才能闻到这种经香味,其他人则不可以。外面的儒生啊,再怎么努力读书,钻研儒学,就这十三经而言,因本性的原因,也只能通读大略,不通深入。

你呢,是因为四代前世是个刻版的工匠,曾经亲手刻印过《周礼》半部,所以身上还余有这个经香味。我闻到这个味儿,就知道你来了,所以带你进来看看,还招待你吃茶吃果。

老人家将别儒生的时候,意味深长地说:你要珍重自身的拥有,这个地方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来的。

儒生走出后,再回头一看,什么都不见了,只有青山幽幽,杳无人迹。

这个故事呀,感觉有点荒诞,过于抬高汉儒。但是就根本而言,汉儒过于专注经书训诂,而宋儒则独独阐述义理。汉学粗而宋学精,但是细思一下,如果不明训诂,经义又怎么阐述呢?

宋儒诋毁汉儒,视为仇雠,在大格局上不够,细节上过份深入,就好比只是为了过河,却忘记把自身所乘的船打造好。

后代的儒生也就起而效之,专骂宋儒。

《四库全书诗部总序》有言:宋儒攻击汉儒,不是为了经义文章,只是求胜过。而后人的儒士,攻击宋儒,也只是认为宋儒攻击汉儒毫无道理,起而效之。

韦应物也有诗一首:水性自云静,石中亦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感觉跟这个很类似。

平心而论,《易经》自从王弼开始,就开始有了新的解说,而宋儒也因袭其说,所以不争。《孝经》的词义很浅显,宋儒所争的,也只能是文字的今古意义不同,这个不是重要关键点,所以争议也无所谓。而《尚书》,《三礼》,《三传》,《毛诗》,《尔雅》的各种注疏,也是根据古义,这一点宋儒也没什么好争的;《论语》《孟子》,宋儒用一生精力,字斟句酌,这一点肯定非汉儒能比得上。

汉儒重师传,有渊源,而宋儒崇尚心悟,研索极深。汉儒过于执着文字,相信师传,宋儒则自说自话,改经无所不至。对比他们的优劣,其实也是差不多。

只是说起汉儒之学,不是读书极深,实在不能下一语;而宋儒之学,则是人人都可以泛泛而谈。兰艾这两种香草同生,肯定其味道各有各的喜欢。而看对方不顺眼,就起了争论之心,这实在是让人有点发笑。以上这些争论也不能说空穴来风,还是有所根本的。

评: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真是很有道理。文人之间相轻,习气已经形成,那么就很难改正了。只能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无需争论,自在自爱就好。

福利图: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Tags: ,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