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1/12 第一页 上页 6 7 8 9 10 11 12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Apr 21
先祖母张太夫人,曾经养了一只小花狗。她的婢女们经常怀疑它到厨房偷吃肉,于是暗地里掐死了它。 之后,其中参与的一个婢女名叫柳意,就常常在梦中见到这只小花狗来咬自己,梦中她惊恐万分,大哭不已。 太夫人知晓此事后断言说:“虽然是众婢共同杀害了小花狗,为何小花狗梦中只是来咬柳意呢?这肯定也是因为柳意也同样偷了肉,以致于小花狗觉得不公平,要报复回来。” 后来经过询问诸婢女,事实果然是如此。 评:又是一个跟梦相关的小故事。小花狗梦中来报仇啊,很有一点点的因果报应的味道。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现实社会中,做着同样的事,但不同的人,就是不同的罪,这种双标也确实是不够公平的。
Apr 20
景州李露园,字基塙,我同僚的女婿,康熙甲午年间考中了孝廉。 他博学多才,尤其擅长诗文。有一夜,他在梦中得到一个对联,曰: "鸾翮嵇中散,蛾眉屈左徒。" 醒来后,怎么会做出这样一副对联,他丝毫不得其解。直到后来,史部派他往湖南任职,并最终在那里去世。 细思起来,湖南不正是屈原行吟之地吗?难道之前的梦就是预兆。 评:国人还是很相信梦是预兆的,如果梦到什么就将会遇到什么,但也有些人说,梦是相反的。嗯,那具体的梦要怎么来解,就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但是从现代科学而言,梦其实只是大脑皮层的一种反射,是不可以拿来做预兆的。
Apr 19
莆田教谕林霈,在台湾做官任满之后,北上回京都。他到了涿州南,下车便溺后返回,顺路见到一个破旧的屋墙外壁,有人用瓦片划有一首诗。其内容是: 骡纲队队响铜铃,清晓冲寒过驿亭,我自垂鞭玩残雪,驴蹄缓踏乱山青。 此诗后面,作者自署名罗洋山人。 林霈读罢诗后自语道:此诗略有风味,但不知道罗洋是何地方?屋内有声答曰:看这诗,此人言语似乎是湖广之人。 林霈好奇万分,走进破墙人家院子后,却发现其中毫无人迹。他自知是遇到鬼了,心生警惕地,赶紧返回登上车。 在回京都途中,林霈一直忧郁不适,不久就与世长辞。 评:心中没鬼就不会遇到鬼,遇到鬼就说明你心中有鬼,原理是这样子的,但具体的因果情况是不清楚的。把事儿当回事儿,那心里就一直有事儿。这样的压抑,那么自然身体也就不好了。不知道这样的解释能够解答以上的故事的因果不?
Apr 18
无云和尚,谁都不知他的来历。康熙年间,他挂单居住于河间的资胜寺,整日只是默默坐禅,即便有人与他交谈,也不做任何回复。 某日,他突然登上禅床,用界尺拍案一声,身影就突然消失不见了。让人惊讶的是,旁人在案几上发现了一首偈语: 削发辞家净六尘,自家且了自家身,仁民爱物无穷事,原有周公孔圣人。 佛法本来就类似于古代的墨家之学,而这和尚所言,却是近乎杨朱之言。 评:佛家本身就分大乘和小乘二宗。大乘,讲究的是普度众生,而小乘是自家修佛。从这里意义上来说,确实,大乘其实是有点类似于古代中国墨家的学说,而小乘则靠近中国古代的扬朱这一派。当然啦,还有个密宗,这里就不多聊了。
Apr 17
平定孝廉王执信,曾在榆林做官,一夜宿于荒郊野寺的经阁楼下。夜间,忽听见阁上似乎有人私语,好象在谈论诗歌。因为感觉这里很少文人,怎么会人论诗,这令他感到非常惊讶。 他一言不发,只是静静地聆听,但终因声音过细,无法听清。没多久,阁楼上的声音渐渐地变大了起来,内容也逐渐听得清晰起来。 其中某人说道:唐彦谦的诗虽然格调不高,但“禾麻地废生边气,草木春寒起战声”这对还是很有格调的。 另一个人却说:我曾写过一诗,其中有“陰碛日光连雪白,风天沙气入云黄”,怕只有亲自到达关外,才能领略到这样的景象; 又有一个人说道:我也有一个对联,“山沉边气无情碧,河带寒声亘古秋”,自认为还是颇具边城日暮的景象。 几人互相商业吹捧庸久,这时,寺庙的钟声突然响起,随后阁楼上便再无声息。 天明之后,他去推阁楼的门,却发现门扉上的尘土飞扬,好像很久都没有人迹。 而其中所提及的“山沉边气”这个对联,后来在任总镇的遗稿中也见到过。任总镇名举,乃是出征金川时,阵亡的将领。这对联终不知是谁所作,但想想,有才情的人,还是会不甘堕落,能与任公同游,绝非寻常鬼魂所能为也。 评:人之患,就在于好为人师。三人行,必有我师。想想故事里,做了鬼也还是有争强好胜之心,这个争胜心真的是至死都不变。
Apr 16
董曲江先生,字元度,出生于平原,乾隆壬申年间中进士,入选翰林,后改任知县,又转为教授,因病退职归乡养老。年少时梦中得一把扇子,上有三首绝句。 其一曰:曾公饮马天池日,文采西园感故知。至竟心情终不改,月明花影上旌旗。 其二曰:尺五城南并马来,垂杨一例赤鳞开。黄金屈戍雕胡锦,不信陈王八斗才。 其三曰:萧鼓冬冬画烛楼,是谁亲按小凉洲。春风豆蔻知多少,并作秋江一段愁。 这些诗言辞非常晦涩,让人难以理解。后来董曲江先生去世了,梦中得到这些诗也不知道是何征兆,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有,这也太让人奇怪了。 评:梦中得到几首诗,就以为是什么一生的征兆,很多国人都相信这个东西。但是,这个故事却是说明了,梦并不一定代表预兆,可能完全跟人的一生毫不相干。
Apr 15
东光的李又聃先生曾到过宛平相国废园中,看到廊下墙壁上题有两首诗,其中一首写道: 飒飒西风吹破棂,萧萧秋草满空庭。月光穿漏飞檐角,照见莓苔半壁青。 另一首则写道: 耿耿疏星几点明,银河时有片云行。凭栏坐听谯楼鼓,数到连敲第五声。 墙壁上,这些诗的墨痕淡得已经快要看不见了,而且看起来也似乎不像是正常人书写的。 评:最近说起来呀,有个很流行的盗墓小说就是《鬼吹灯》,大家可能对这个熟悉,而古代的传说中,就有很多鬼写诗的,当然鬼也得有一定的传统文化,才能写得好诗。一般正常人还是更熟悉鬼打墙,或者讲鬼话,这些个东西。
Apr 14
永春孝廉丘二田,偶然在九鲤湖道路边休憩。有一个童子骑着牛,速度很快经过。到了丘孝廉前,童子稍作停留,朗声吟诵道: 来者冲风雨而来,去者踏烟霞而去,斜照着万峰青山,这是我归还山路。 丘孝廉很惊奇,这个村子里居然有人能吟出这样的诗,心生疑惑欲要询问。只见童子的身影已经消失在树丛之中,已经远去了有半里之遥。 丘孝廉不知道这是神仙化作牧童在游戏,还是乡间的小孩子,只是听人诵读这诗而偶然记住了,看到有人就说出来显摆。 评:所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有神仙,偶尔游戏人间也是很常见的事,只是一般的普通人不能识别神仙的真正面目吧?就好比白龙鱼服,每天说不定,都有可能有大官出来微服私访呢!
Apr 13
旧仆庄寿曾经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以前服侍过某官,某天清晨有一官来拜访,然后没多久,又有一官来拜访。这几位官员平常都是比较玩得来的,那天好象是在商议着某件事。没多久,两官就走了。然后主人某官,就命准备车马外出。一直弄到黄昏才回来。车马劳顿,不胜其烦。 很快,之前拜访的两官又来了,几人在房间商议着,人影在窗帘上或是附耳,或是点头,或是摇手,或是拍掌,也不知道他们在商议着什么事。 搞到半夜,我突然听到北窗下有吃吃的笑声,但是房间里的人好象一点也听不到。正在疑惑的时候,突然又听到一声长叹,说:何必如此呢? 房间里的官员全都吃了一惊,急忙打开窗户察看。那时刚好下完了雨,地上也没有人迹。主人家以为我在说梦话。 但其实我当时被下令不准偷听,所以站在南边的花架之下,即没有偷睡,也没有说话,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情况。 评:正所谓人在做,天在看,法不传六耳,隔墙却有耳,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个世界上说不定还真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在默默的注视着你的所作所为,所以做人要心存敬意,无愧于心。
Apr 12
魔法就是玩的是障眼法。然而,也可能确实存在搬运之术。 我记得小时候在外祖父雪峰先生的家中,有一位魔术师将酒杯放置于桌上,举起手掌触摸,杯子便陷入桌子里面,杯口与桌面平齐,但是用手去摸触桌面下面时却感觉不到杯底的存在。 稍后魔术师将杯子取出,桌子依然如故。这或许也是一种障眼法。 又有一次,魔术师拿起一个装满鱼脍的大碗,抛掷至空中消失不见,然后让人去找,结果没有人找得到。 最后,当我们去书房查找时,却发现大碗夹在厨斗夹屉中。书房里面当时堆满了各种古器,门也是紧闭上的。而且夹屉的高度仅有两寸,而大碗的高度则有三四寸,根本不可能放进去。 对此存有疑惑,于是我试图找来钥匙打开夹屉一看,结果发现大碗已被放置在里面,而夹屉中原来有一个贮有佛手五个的盘子。原本放佛手的盘子,现在变成了装有鱼脍的大碗,藏在夹屉里。这是否就是传说中的搬运之术呢? 从理论上来说,是不可能的,但在实际中却有可能发生,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然而,这些现象实际上也是合乎逻辑的。 狐魅山魈偷取人家物品,这并不稀奇;而有能够指使或禁止狐魅山魈的人,也并非稀罕;既然能够指使或禁止,那么也就有能力驱使它们。既然能够驱使它们偷取物品,自然也可以驱使它们代人取物。那么,这两者也就没有什么差别了? 评:此故事有点唯心,大家都知道,魔法既然说了是障眼法,那其实应该就理论上来讲,不可能存在的真实的搬运之术。就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个封建时代人的局限性还是可以理解的。
Apr 11
董曲江说过这样一个故事,默庵先生担任总理漕务时,官署里只有土地庙和马神庙。土地庙例常有土地公婆两个神像。 而默庵先生的小儿子因为自认才智过人而傲慢自大,口出狂言。认为土地公是个老翁,怎么能有个年轻的土地婆配对,而马神正好是年青人,就应该把土地婆拿去与他配对。 他于是便做主将土地婆神像搬到马神庙中,但不久后就忽然晕倒,不省人事。 默庵先生听说此事后,亲自向土地公祷告,并将土地婆神像移回土地庙。他的小儿子才恢复了神智。 又听人有说起,河间学署有一座土地庙,同样有土地婆配享。但有位训导说,学署是神圣地方,不可以有土地婆神像。于是他另外建了一个小庙,将土地婆神像迁移过去。 土地公于是降神上了他最小的孙子的身,说道:你的借口虽然看似合理,但实际上只不过心怀私欲,想趁机扩大你的府邸而已,我怎么可能服气。 那位训导当时正大谈特谈周礼,突然被人揭示其隐情,表情变得惊恐万分。后来,他再也不敢住在那里,灰溜溜地走人了。 这两件事实际上很类似,有人说,那位训导即使将神祇迁移,仍旧是遵循着周礼,而默庵先生的小儿子行为则非常对神不敬,更应该受到严厉谴责。 个人到是认为默庵先生的小儿子年轻,率性放肆,而那位训导则是假公济私,装模作样,义正辞严,不是神灵降神,人们会一直被骗,还以为他是个恪守周礼的人。 春秋时期曾经有过诛心之事,对比两个人,训导的罪过应该比默庵先生的小儿子更为严重。 评:有一句俗语,叫做宁拆一个庙,不毁一桩婚。把土地公和土地婆硬生生的分开,算是不人道的事吧。虽然同样是这样干,但是论起心迹,确实还是假公济私,装模作样的人更令人讨厌。
Apr 10
2024.4.10每日小故事 曹竹虚曾经说过,某年,他的族兄自歙县往扬州,途经友人家做客。当时正是盛夏,其族兄被邀请坐在一个非常凉爽的小书屋里作客,好不快活。 到了晚上,他的族兄还想在那里过夜,但是友人却说:“这里有妖魅,夜晚不能住人。”他的族兄却坚持要留下。 于是夜半子时,有个薄如夹纸的东西从门隙处蠕动进来,进入房间后,又慢慢展开幻变成个人形,仔细一看却是个女子。看到其族兄并不害怕,那女子却突然披发吐舌,装成缢鬼状吓人。 其族兄却是笑道:“变戏法还是不行,头发还是头发,只是稍微有点凌乱。”鬼见吓不到人,无奈之下,只好消失了。 其族兄回程又再次住宿这个小书屋。夜半门隙处再次有物蠕动,鬼刚一露出头来,见到还是曹竹虚族兄,就败兴地吐了口唾沫道:“还让不让鬼活了,又是这种无趣的东西?”鬼于是转头就走,竟不敢进来。 这个故事与嵇康的经历很相似。 据说,虎不会吃醉酒的人。因为醉酒的人不会畏惧,畏惧就会心乱,心乱则神智涣散,神智涣散则鬼就得以乘之。不畏惧则心定,心定则神明,神明则阴邪之气无法侵袭。所以有关记载嵇康遇鬼的故事,就说嵇康遇鬼之后非常沉静,反而鬼感到惭愧而消失。 评:我想水浒传里的武松打虎,情况大概也是这么个情况。因为武松醉酒了才不会害怕,所以才打死了老虎。主席也曾经说过,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也是在基于不畏惧的前提。 曹竹虚曾经说过,某年,他的族兄自歙县往扬州,途经友人家做客。当时正是盛夏,其族兄被邀请坐在一个非常凉爽的小书屋里作客,好不快活。 到了晚上,他的族兄还想在那里过夜,但是友人却说:“这里有妖魅,夜晚不能住人。”他的族兄却坚持要留下。 于是夜半子时,有个薄如夹纸的东西从门隙处蠕动进来,进入房间后,又慢慢展开幻变成个人形,仔细一看却是个女子。看到其族兄并不害怕,那女子却突然披发吐舌,装成缢鬼状吓人。 其族兄却是笑道:“变戏法还是不行,头发还是头发,只是稍微有点凌乱。”鬼见吓不到人,无奈之下,只好消失了。 其族兄回程又再次住宿这个小书屋。夜半门隙再次蠕动,鬼刚一露出头来,见到还是曹竹虚族兄,就败兴地吐了口唾沫道:“还让不让鬼活了,又是这种无趣的东西?”鬼于是转头就走,竟不敢进来。 这个故事与嵇康遇鬼的经历很相似。 据说,虎不会吃醉酒的人。因为醉酒的人不会畏惧,畏惧就会心乱,心乱则神智涣散,神智涣散则鬼就得以乘之。不畏惧则心定,心定则神明,神明则阴邪之气无法侵袭。所以有关记载嵇康遇鬼的故事,就说嵇康遇鬼之后非常沉静,反而鬼感到惭愧而消失。 评:我想水浒传里的武松打虎,情况大概也是这么个情况。因为武松醉酒了才不会害怕,所以才打死了老虎。主席也曾经说过,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也是在基于不畏惧的前提。
Apr 9
某儒生爬到泰山的深处,却突然听到石壁中好象有人声说话。“外面怎么有经书的香味呢,是不是有传书人来了?” 话音刚落,轰然作响,石壁打开,隐约有仙宫玉殿。有一个老人家穿着古朴走出相迎,儒生有点害怕又有点奇怪,问老人家这是什么地方。 老人家说:这里是经香阁。儒生不太懂经香阁,就问这是什么意思。老人家答道:这个嘛,说来就话长,还是先坐下再来说吧。 两人坐下,老人家又继续说道:从昔年孔子删定《春秋》等经之后,就一直流传下来的儒教。各种微言大义,代代相传。 汉代的儒生离上古还不算久远,所以相关的知识,都能体会到先圣之言,又加之当时之人,不善伪诈,也无党争,只是遵从师道,保持道传。 到了唐代,这个好传统还是一直保持,而到北宋,儒教流派又多了起来,十三经也各有传承,各种大儒层出不穷。 各派大儒怕各种新学说不能传承,就是就合力建了这个经香阁来保存书本。 放在中间的是最初始的经书版本,用五色玉石来做盒子,这是为了表示孔圣教诲的尊贵。然后其下则是历朝各代官刻经书,用白玉做盒子,来表达对各朝帝王对儒教的贡献。经书都是面南而列。 左右两边则是放置各家私刻的版本,每一本经书都优中选优,按时代排序,用苍玉做盒子。这是为了奖励那些为发扬光大儒家学说的大儒。经书都是东西面向,用珊瑚做书签,黄金做钥匙。东西两阁全用沉檀木做茶几,用锦布做窗帘。各代大儒之神魂,每年都会聚在这里,排列着坐在一起,讨论经义文章。 后面三间房则储存唐代以前大儒的经义文章,按人编组,全收在一个库中。除了这些以外,不管是著作等身,还是名声盖世,都不会再收藏他们的文章了。 因为述说着圣人的大义,经香阁里的经书,在每天的中午和半夜,都会散发出强烈的书香味,所以名之为经香味。为什么会这样,大概是因为一元斡运,二气絪缊,陰起午中,陽生子半,圣人之言,与天地都能沟通。而诸大儒发挥圣道之言,精微深奥,也能够与天地相感。 必须是那些熟读经书的人才能闻到这种经香味,其他人则不可以。外面的儒生啊,再怎么努力读书,钻研儒学,就这十三经而言,因本性的原因,也只能通读大略,不通深入。 你呢,是因为四代前世是个刻版的工匠,曾经亲手刻印过《周礼》半部,所以身上还余有这个经香味。我闻到这个味儿,就知道你来了,所以带你进来看看,还招待你吃茶吃果。 老人家将别儒生的时候,意味深长地说:你要珍重自身的拥有,这个地方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来的。 儒生走出后,再回头一看,什么都不见了,只有青山幽幽,杳无人迹。 这个故事呀,感觉有点荒诞,过于抬高汉儒。但是就根本而言,汉儒过于专注经书训诂,而宋儒则独独阐述义理。汉学粗而宋学精,但是细思一下,如果不明训诂,经义又怎么阐述呢? 宋儒诋毁汉儒,视为仇雠,在大格局上不够,细节上过份深入,就好比只是为了过河,却忘记把自身所乘的船打造好。 后代的儒生也就起而效之,专骂宋儒。 《四库全书诗部总序》有言:宋儒攻击汉儒,不是为了经义文章,只是求胜过。而后人的儒士,攻击宋儒,也只是认为宋儒攻击汉儒毫无道理,起而效之。 韦应物也有诗一首:水性自云静,石中亦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感觉跟这个很类似。 平心而论,《易经》自从王弼开始,就开始有了新的解说,而宋儒也因袭其说,所以不争。《孝经》的词义很浅显,宋儒所争的,也只能是文字的今古意义不同,这个不是重要关键点,所以争议也无所谓。而《尚书》,《三礼》,《三传》,《毛诗》,《尔雅》的各种注疏,也是根据古义,这一点宋儒也没什么好争的;《论语》《孟子》,宋儒用一生精力,字斟句酌,这一点肯定非汉儒能比得上。 汉儒重师传,有渊源,而宋儒崇尚心悟,研索极深。汉儒过于执着文字,相信师传,宋儒则自说自话,改经无所不至。对比他们的优劣,其实也是差不多。 只是说起汉儒之学,不是读书极深,实在不能下一语;而宋儒之学,则是人人都可以泛泛而谈。兰艾这两种香草同生,肯定其味道各有各的喜欢。而看对方不顺眼,就起了争论之心,这实在是让人有点发笑。以上这些争论也不能说空穴来风,还是有所根本的。 评: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真是很有道理。文人之间相轻,习气已经形成,那么就很难改正了。只能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无需争论,自在自爱就好。
Apr 8
某官大院,忽然有一天,出现了狐狸精强占事件。狐狸精白天跟人对骂,为了让某官让出。甚至狐狸精还施展法术,天天寻衅姿事,搞得某官家鸡犬不宁,杯子盘子凌空飞舞,茶几床榻无故移走。 烦不胜烦的某官求到了张真人头上,后者于是派来了一个驱妖法师。法师先是画符,然后刚刚画好就自动烧毁。然后法师又试着烧牒纸跟本地的都城隍沟通,也是没有什么效果。 法师于是说,这肯定是一个等级很高的天狐,要想治服它,非得向玉帝拜章不可。法师准备了打七天道场,前三天,狐狸精还是很嚣张,骂声不绝。 到了第四天,狐狸精态度开始软化了,不再公开叫嚣,并声称凡事以和为贵。某官也不想再跟狐狸精对抗,就跟法师说,既然狐狸精知错了,就不要再搞下去了。 但是法师却说,事情已经到了这个份上,就不是一句软话可以挽回了。果然到了第七天,房子外面的声响就有点吓人了,砰隆砰隆的响声,然后一直连续持续到傍晚还没有停止。 见到这种情况,法师又请其他的神仙下凡相助,这个狐狸精最终还是被制服了,被封印在一个罐子里面后,法师将其埋在广渠门外面。 有人曾经问过法师,这个驱使鬼神到底是怎么个原理呢?然后法师就说,我也不知道这个原理,但是只知道,按照一定的规律来画符,就可以驱使鬼神。真人是专职画符的,法师就是专业用符的,两者要相互配合。 然后使用符也有可能灵或者不灵,效果也是不好说。这个就好比如人间,各部门之间流传文件,相关领导有可能会打回会通过,不可能每个文件都通过。以上所述这话还是蛮符合实际道理的。 还有人问,如果在深山里,突然碰到精怪这些东西,法师能够每次都降伏妖怪不?法师的回答就是,就好像大官在外面视察走动,即使有人开道,一般人摸不到他身边。但是总有那么一些犯傻的来犯冲搞事。那么即使是再有大权,但是现官不如现管,你也有奈何不了这种犯傻的人。 想想,这个话说的还是很真实的。所以听人家说起这样那样的神神道道的事,也不要太信,其中也有太多的穿凿附会。 附:想一想,其实从这个故事中也可以体会的出来,无论是妖界还是人界嘛,都是按谁拳头大谁话事的。权大,位高,谁就能够完全掌握话语权。但是更重要一点,现官不如现管,嗯,懂的自然都懂。
Apr 7
陈云亭舍人言,有台湾驿使宿馆舍,见艳女登墙下窥,叱索无所睹。夜半琅然有声,乃片瓦掷枕畔,叱问是何妖魅,敢侮天使。窗外朗声曰:公禄命重,我避公不及,致公叱索,惧干神谴,惴惴至今。今公睡中萌邪念,误作驿卒之女,谋他日纳为妾。人心一动,鬼神知之,以邪召邪,不得而咎我,故投瓦相报,公何怒焉?驿使大愧,未及天曙,促装去。 有个台湾来的官员,就住在北京某小院内。晚上出来散步的时候,见到一个漂亮的女人,趴在墙上偷窥小区内。于是他就问美女在干什么,但是很奇怪,美女一下子就不见了。 台湾官员睡到夜半的时候,突然被声音弄醒了,原来枕头边被扔有瓦片。官员很生气,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于是就问,怎么回事,你是什么妖怪,居然敢来侮辱官员? 窗外鬼怪大声答道,平常情况下,你官高权重,我怕你躲你。你大声叱问我,我也不敢还口,还怕有后患,不安到现在。 现在你梦中生邪念,认为我是个小家女子,想要娶我做小。呸,人心一生邪念,鬼神都知道。用邪对邪,还有什么脸面来居高凌下。现在扔瓦片吓吓你,都只是一报还一报,有什么脸来生什么气呢? 台湾官员听后深表惭愧,还没有等到天明,就收拾好衣装上路了。 评:位高权重的官员,还懂得做错事后,知道惭愧和羞耻,这也算是真正的知错有改,该官员的所作所为必须值得点赞。
分页: 11/12 第一页 上页 6 7 8 9 10 11 12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